神的一滴苏教版高一上册语文教案( 四 )


西谚说:“湖泊是大地的眼睛 。”眼睛永远是明亮清澈而温柔神秘的 , 它又是心灵的窗口 。一切大自然都因为湖泊而变得温柔和神秘 , 瓦尔登湖带给梭罗的不仅是那美丽的视觉 , 而且是神秘的遐想 。如梦似的的生活 , 正如浓雾般地向梭罗涌来 。梭罗情不自禁地写道:“一个湖是风景中最美、最有表情的姿容 。它是大地的眼睛;望着它的人可以测出他自己的天性的深浅 。湖所产生的湖边的树木是睫毛一样的镶边 , 而四周森林蓊郁的群山和山崖是它的浓密突出的眉毛 。” (《瓦尔登湖》)在那样的环境下 , 不将自己融入大自然是一种虚假的生活;人唯有与大自然一道欢欣 , 一道忧愁 , 才是一种真正的生活 , 你大可以将自己的生命燃烧进去 。俄国作家普里什文在《大地的眼睛》一书中说:“我的朋友 , 你不要去听这恶毒的悄声耳语 , 为生活而高兴吧 , 为了生活而表示你的谢意吧 , 也像我这样 , 和所有的霞光一起燃烧吧!”勇气与智慧将与这自然一起生长 , 生命也将会在此中获得重生 。梭罗在这短短的两年生活中亲眼目睹了瓦尔登湖的春、夏、秋、冬 , 也从中感悟到生命的流动 。如此宁静的瓦尔登湖居然是那样优雅大方地接纳了他 , 而将美、智和爱馈赠给他 。
梭罗在这大地的眼睛里读懂了什么叫做生活 。“生活”是一个永恒的话题 , 人一出生便有了这样的问题 。从古至今 , 人类一直在寻找生活的意义 。哲人们便将自己的思索写进了书里 , 于是就有《太阳城》、《理想国》、《乌托邦》、《瓦尔登湖》等著作 。他们的思索至今都带有野草的芬芳 , 它们都是人类前行道路中的一盏明灯 。与其他哲人相比 , 梭罗的思索更具有自然的原始性:他所走的是一条“返乡”的道路 , 即返回人类原始时代的纯真生活 。最初的生活总是粗糙的 , 甚至是十分简单的 。而这样生活恰恰是最亲近自然的 , 最能让人感受到生命的存在 。“原始人生活得简简单单 , 赤身露体 , 至少有这样的好处 , 他还只是大自然之中的一个过客 。当他吃饱睡够 , 神清气爽便可以再考虑他的行程 。”(《瓦尔登湖》)所以在梭罗看来 , 生活是一种简单的旅途 , 人则是大自然中不断向前行的过客 。生活就是与日月星辰同在 , 享受大自然的美好;生活也就是重新确立自己在大地上的位置 , 任何远离大自然的做法都是对人本性的违背 。
梭罗的确做到了 。他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了这种生活的可行性:“在目前时代 , 在我们国内 , 根据我自己的经验 , 我觉得只要有少数工具就足够生活了 , 一把刀 , 一柄斧头 , 一把铲子 , 一辆手推车 , 如此而已;对于勤学的人 , 还要灯火和文具 , 再加上几本书 , 这些已是次要的必需品 , 只要少数费用就能购得 。”在瓦尔登湖的两年多时间里 , 梭罗靠着自己的一双手 , 过上舒适的生活 , 正如他在书中写道:“我仅仅依靠双手劳动 , 养活了我自己 , 已不止五年了 , 我发现 , 每年之内我只需工作六个星期 , 就足够支付我一切生活的开销了 。整个冬天和大部分夏天 , 我自由而爽快地读点儿书 。”(《瓦尔登湖》)这样看来 , 如此简单的生活是完全可以实现的 。假如所有的人都能像梭罗那样生活 , 像梭罗那样与大自然一起生活 , 人类将会与大自然一起生长 , 也将会生长得像大自然那样纯洁无暇 。人类的形体将会与大自然一样健壮而光滑 , 人类的心灵也将会像瓦尔登湖的湖水那样纯洁美好 。“我确实相信 , 如果所有的人都生活得跟我一样简单 , 偷窃和抢劫便不会发生了 。发生这样的事 , 原因是社会上有的人得到的多于足够 , 而另一些人得到的却又少于足够 。”(《瓦尔登湖》)在这个时候 , 占据人类心灵深处的不再是“欲望”这个恶魔 , 而将是“爱、美与智”的结合体 。在这个时候 , 人类才具有真正意义上的神性 , 他将与诸神一道共同守卫人类的家园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