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大雪三日 , 湖中人鸟声俱绝 。
2、雾淞沆砀 , 天与云与山与水 , 上下一白 。
3、湖上影子 , 惟长堤一痕 , 湖心亭一点 , 与余舟一芥 , 湖中人两三粒而已 。
然后我们对这三句话进行赏析 。针对第一句话 , 我提了一个问题:你认为这句话中哪个字写得最传神 , 为什么?学生们很快便达成了统一意见 , 就是“绝” , 然后我进一步提示学生:是什么“绝”了呢?学生回答:是人和鸟的声音 。于是我便趁势带领学生回忆了谢道韫在《咏雪》中的名句“未若柳絮因风起”以及岑参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名句“忽如一夜春风来 , 千树万树梨花开” , 并且指出它们都是从视觉来写雪 , 而张岱却从听觉上着眼 , 写出了大雪后一片静寂 , 湖山封冻 , 人鸟都瑟缩着不敢外出 , 寒噤地不敢做声的森然寒意 。这对于很少下雪的杭州、对于很少见到大雪的张岱而言 , 难道不是一番奇景吗?对于第二个句子 , 我带领学生分析了“雾凇沆砀”的景致 , 这句把大雪盖地的静穆与水气 , 湖面上雪花水气茫宕一片生动地表现了出来 。另外作者连用三个“与”字 , 把天空、云层、湖水之间浑茫莫辨的壮阔雪景进行了总体描绘 。第三句我带领学生分析了本句量词使用的特点 , 让人觉察出小船正在夜色中缓缓前进 , 空间正在不断地位移 , 这样既创造出一种梦幻般的朦胧意境 , 又使人感到在这个混沌一片的冰雪世界中 , 人只不过渺如一粟 。分析完之后 , 我总结说:我们大家会发现在这样一个时刻 , 天地之间一片白茫茫 , 作者所乘的小船在缓缓行进 , 船桨划过水面 , 发出哗哗的响声 , 一切都是那么静谧 , 极目望去 , 茫茫雪景中隐隐露出长堤的一道痕迹、湖心亭的一点轮廓 , 好像淡妆的西子在向我们悄然走来 , 这对于看惯了西湖平日里车水马龙、游人如织的张岱而言 , 不就是一番奇景吗?恍惚中 , 作者觉得自己好像已经到了湖心亭上 , 想想自己刚才坐得那一叶小小的扁舟以及舟中那如豆粒般大小的人影 , 真是觉得天地是那样的广大 , 而人又是那样的渺小 。面对着这样的奇景 , 怎能不让张岱思绪万千!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 , 下面就让我们“共赏奇景品雅趣” 。
在“共赏奇景品雅趣”中 , 我让学生自己去找表现作者情趣的词有哪些 , 经讨论明确 , 分别是“独”、“喜”和“痴” 。在夜深人静、寒气倍增的时刻 , 作者宁可披着皮袍、带着炉火也要一人独往 , 不愿看见人 , 也不愿被人看见 , 这在常人的眼中当然是一种痴举 , 但这个“痴”字包含了多少避世的幽愤和孤傲的情怀啊!叵料此时此刻却有两人铺毡对坐 , “喜”字写出了作者的惊喜 , 但作者并不说自己大喜 , 反写二客“见余大喜” , 实为作者自己的心声 。经讨论 , 我们认为作者在这里表现的是一种“孤高自赏”、“落寞孤傲”的情怀 。
课文赏析完了 , 我做了这样一个小结:一篇短小的小品文 , 为我们描绘了一个像梦一样的冰雪世界 。在这里 , 有神奇的景、有高雅的情 , 记叙、写景和抒情水乳交融、浑化无迹 , 体现了作者高超的写作艺术 。大家也许发现 , 我在大屏幕上打上了四个字──走进张岱 。大家也许觉得张岱很神秘 , 其实不然 , 想想你自己 , 也许就曾经在如泼的大雨中漫步 , 任雨水把自己浇个透湿也毫不在乎;也许就曾经把自己关进小屋里 , 独自一人去感受那流淌自心底的音乐;也许就曾经长久地抬头仰望星空 , 不为别的 , 只为感受那份寂静 。在那一刻 , 甩甩头 , 让所有的烦恼都随风飘散;在那一刻 , 你也许想到了“世人皆醉我独醒 , 世人皆浊我独清” 。所以 , 当我们品读张岱的《湖心亭看雪》的时候 , 我们会发现 , 张岱离我们并不遥远 , 他在穿越时空的隧道 , 和我们的心灵进行对话 , 一同去感受那份孤独、一同去感受那份静谧 。
推荐阅读
- 这才是青春八年级话题作文700字
- 八年级下册历史书内容图片,八年级下册历史书内容必背
- 童年那些傻事八年级作文600字7篇
-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目录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教学总结
- 八年级物理教学工作反思 物理教学工作反思总结
- 八年级物理教学反思20篇简短 八年级物理教学反思总结5篇
- 八年级物理教学反思20篇简短 八年级物理教学反思
- 八年级上册物理教学反思范文大全 物理老师教学反思与感悟范文
- 摧枯拉朽是什么词性 摧枯拉朽是什么意思
- 生活如梦八年级作文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