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区别( 二 )


南朝范缜:“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 。”
明朝王夫之:“气者,理之依也 。”“天下唯器”,“道者器之道”,“无其器则无其道” 。
唯心主义:世界的本质是意识,不是物质决定意识,而是意识决定物质
①主观唯心主义:世界由人的意识派生、决定 。
宋朝哲学家陆象山:“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 。”
明朝哲学家王阳明:“心外无物” 。“眼开则花明,眼闭则花寂” 。
英国哲学家贝克莱:存在就是被感知 。物是“感觉的组合”、“观念的集合” 。
②客观唯心主义:世界由某种神灵或不可捉摸的绝对观念及力量创造、决定 。
宋朝哲学家朱熹:“理在气先 。”
柏拉图:世界是“理念”的影子 。
黑格尔:世界的本质是独立存在的“绝对精神” 。
③宗教:上帝、神创造、神秘力量和支配世界唯心主义两种形式,虽有某些差别,但本质上是一致的 。
结论:其认为,思维、意识是第一性的,存在、物质是第二性的,颠倒了思维和存在、意识和物质的真实关系,背离了自然科学和人们的实践坐标,实践是科学的基础 。以本体论划分,唯物论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
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物质;自然界、社会的存在及其发展是客观的;人们改造自然、变革社会的活动要以承认自然、社会的客观性为前提 。
人的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意识;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不同的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发展起着不同的反作用;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 。
人具有主观能动性客观规律性和人的主观能动性;对中国而言,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了解国情,立足国情 。
物质和意识的关系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一切从实际出发是人们正确认识世界、有效改造世界的根本立足点;对中国而言,从实际出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唯物主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唯心主义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区别: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区别

文章插图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两个根本对立的哲学,二者的根本区别点在于是否承认世界的本源是物质,是否承认物质决定意识 。唯物主义主张物质为第一性、精神为第二性,世界的本源是物质,精神是物质的产物和反映 。唯心主义认为精神意识是世界的第一性质,物质是世界的第二性质 。
唯物主义跟唯心主义的区别 打比方: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区别

文章插图
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物质决定意识.
例:你面前有张桌子.为什么你认为那是张桌子呢?因为它本来就是桌子.它是客观存在的.
唯心主义认为:世界的本质是意识,意识决定物质.
例:你面前有张桌子.为什么会存在这张桌子呢?因为你认为它存在.你闭上眼睛它就不存在了.
唯物主义

【解释】唯物论有两大核心:一个是物质,一个是意识;两大规律:唯物主义一元论,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的原理 。
物质
物质是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知的,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
意识
1.肉体意识的起源:它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表现;
2.意识的生理基础:意识的形成是高度发达的物质系统——人脑的机能,人脑是意识的物质器官;
3.意识的内容:意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像;
意识是对客观存在近似的,能动的反映,任何意识都是客观存在的投影,都能从客观实在找到原型,--即没有被反映者,就没有反映者;
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其形式是主观的,意识就是客观内容与主观形式的有机统一 。
马克思主义著作中则认为哲学可分为两大派别,唯心主义是哲学两大基本派别之一,它是与唯物主义对立的理论体系 。唯心主义在哲学基本问题上主张精神、意识或理念第一性,物质第二性,即物质依赖意识而存在,物质是意识的产物的哲学派别 。
用非马克思主义的话讲,唯物主义认为世界是绝对客观的,也是绝对物质的,都是绝对真实的,万事万物自我演化的,独立于意识之外 。而唯心主义的核心是世界不是绝对客观的,世界依附于意识而存在,无客观实践论证坐标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