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结束后,在每个大组我抽取了两个实验小组公布自己的实验数据,全班同学共同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得出实验结论 。无论学生的猜想是否与实验的结论相符,都要对学生进行鼓励,肯定他们的这种实事求是的探索精神 。同时鼓励有兴趣的同学还可以在课后继续探索滑动摩擦力是否与其他因素有关 。
在得到实验结论后,我继续引导学生们总结实验中采用的方法:如果一个物理量与多个因素有关,我们在研究某一个因素对该物理量的影响时,应控制其它与该物理量有关的因素不变,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叫做“变量控制法” 。接着我再讲述:“变量控制法”是科学研究的一个基本方法,它适用于多因素问题的研究 。它不仅仅适用于研究物理问题,也适用于其他科学领域问题的研究,在今后的学习和探究中,我们还要经常使用这个方法 。
(3)如何增大和减小摩擦
有很多增大和减小摩擦的事例都是学生们所熟悉的,而且学生们已经通过实验获得了滑动摩擦的有关知识,所以对于这个问题我组织学生自己进行讨论,我还鼓励他们提供更多有趣的利用摩擦、减小摩擦的事例,让他们自己用所学的知识来解释这些有关摩擦的现象,并总结出增大和减小摩擦的常用方法 。在这个过程中,我只是适当地进行引导和点拨 。
在减小摩擦的事例中,我上网下载了有关磁悬浮列车的资料和图片,并简单介绍了磁悬浮列车减小摩擦的原理,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
(4)讨论假如生活中没有摩擦力
从上面的讨论中,学生已经知道摩擦力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摩擦力也并不总是有害的,接下来我让同学们继续讨论假如我们的生活中没有了摩擦力会是什么样呢?并让学生在课后完成“迷你小实验”,并将讨论的内容以“假如生活中没有摩擦力”为题写一篇小论文 。
3.课堂小结
我先让学生以“学到了什么”为线索进行小结,在学生小结的基础上,我再做适当的补充 。因为学生大都只能对所学的知识进行一个小结,但对学习过程中的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却不能做一个很好的总结,所以我在学生小节后做了适当的补充,让学生知道探索知识的过程比单纯的学习知识更重要 。
湘教版初三物理教案5
教学目标:
l 知识与技能
1.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
2.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3.知道匀速直线运动的概念 。
l 过程与方法
1.体验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
2.认识速度概念在实际中的意义 。
l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有用“运动有快慢”的观点观察和分析身边事例的意识 。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速度的物理意义及速度的公式。
难点:1.速度概念的建立;
2.研究物体运动的方法“频闪摄影” 。
教学资源: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知识回顾
1.什么是机械运动?
2、什么是参照物?
(设计意图:回顾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以参照物作为标准判断物体是否在运动 。增加前后内容的联系,引出详细学习运动的相关知识)
二、新课教学
模块一:引入新课,建构速度的概念 。
【环节一】引入新课
在实际生活过程中,运动的快慢是人们关心的问题 。
多媒体展示:出游时,人们希望最快到达目的地;刘翔比赛时,第一个冲到终点;草原上,猎豹追捕鹿 。
此时,运动的快慢决定的不只是是否快捷或者荣耀,而关系到生死的角逐 。
演示实验:
将两个等大的圆纸片剪去不同大小的扇形后粘贴成两个锥角不等的纸锥 。比较这两张纸锥从相同高度下落的快慢,然后汇报观察到的现象,
问题:如何来比较运动的快慢呢?
(设计意图:初中学生思维活跃,用学生熟悉的身边事例来让学生了解运动的快慢很重要从而提出问题如何比较运动的快慢,引出新课)
【环节二】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
1.以小组为单位,根据前面三个事例,结合生活实际分析比较物体快慢的方法;
2.交流总结;
3.展示各组讨论成果 。
教师对学生的成果进行评价并总结:比较运动快慢的两种方法:①路程相同的情况下,所用时间的长短;(用时短的就快) ②在时间相同的情况下,看路程的大小 。(路程大的就快)
(设计意图: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结合生活实际总结规律,培养小组合作精神 。)
【环节三】创设情境,建构速度概念
推荐阅读
- 初三下学期体育课教案 物理初三下学期教案
- 南京初三返校了吗?什么时候返校复课?
- 开福区湘雅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四价+九价预约方式
- 7月22日在湖南张家界观看过魅力湘西演出人员来珠需报备
- 麻辣子鸡是什么菜系 麻辣子鸡是哪个菜系
-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目录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教学总结
- 寓意好而且好记的湘菜馆名字 时尚湘菜馆名字大全
- 个性湘菜店名 给湘菜馆起个大气名字
- 大年初三禁忌有哪些 大年初三宜忌
- 好听的湘菜馆名字 有创意的湘菜馆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