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驳是什么意思啊 略过是什么意思( 三 )


他长得也不错,《晋书》记载他“籍容貌瑰杰,志气宏放,傲然独得”,是一个很有气势的帅哥 。
阮籍从小也是任性不羁,但与刘伶的狂不同,他的放荡都是对于自己,没有用于别人,《晋书》记载,他“或闭户视书,累月不出;或登临山水,经日忘归 。博览群籍,尤好《庄》《老》 。嗜酒能啸,善弹琴 。当其得意,忽忘形骸”,因此不管外人,还是族人,对他评价都不错,认为这个人不一般 。
有一件事可以看出他与刘伶的不同 。与刘伶一样,他也喜欢把酒放到车上,然后一个人驾车出去游玩 。他的出行漫无目的,也不管前面有路无路,跑到哪儿是哪儿,一直到了尽头无处可去后才罢休,颇有“行到水穷处”的架势 。
但他却没有“坐看云起时”的闲情,因为路尽后,他就在那里大哭一场,哭得尽兴了,才会返回家去 。
独自一个人莫名其妙地哭泣,世人见了估计会觉得他疯子一般,不过我们可以在《世说新语》里窥一下他的心境 。《世说新语》记载,王恭曾问王忱:“阮籍跟司马相如相比怎么样?”,王忱回道:“阮籍胸中垒块,故需酒浇之 。”
司马相如是有名的才子,王忱认为阮籍才气如司马相如不相上下,只不过心里多了一些块垒 。块垒,即不平之气,总是愤愤不平,这么看来,阮籍很有愤青的样子,他的喝酒,很多时候是为了平息心中的不满,与刘伶纯粹只是嗜酒是不一样的 。
为何阮籍心里常有块垒呢?从一个故事可以看出来 。
有一回,他到了楚汉之争的一处古战场——凭吊古迹是古代文人中比较时髦的事,阮籍当然也不例外 。
当他孤零零地观看昔日楚汉战斗的地方,见到曾经轰轰烈烈的战场,如今也只是几处黄土,那些战死在沙场上的将士,有很多已经永远不知道姓名,但是大家都知道结果,刘邦胜过了项羽,汉朝也在历史上留下了辉煌的一页 。
一将功成万骨枯,浴血奋战的将士似乎都只是为了成就少数人的功名,阮籍一时感慨万千,说了一句千古名言:“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 。”
这句话可以作很多解读,有人说他是评古,认为项羽刘邦都不是英雄,有人说他是论今,认为这个时代没有刘项那样的英雄 。
这些解释都说得通,但无论如何,他的心里面曾装过英雄二字,说明他是不甘平凡的 。这与《晋书》记载相符,晋书里说他“本有济世志,属魏、晋之际,天下多故,名士少有全者,籍由是不与世事,遂酣饮为常 。”,因为时局混乱,他的抱负得不到施展,这应该就是他心中块垒的由来 。
司马相如还有另外一面,也与阮籍很像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记载:“(司马相如)其进仕宦,未尝肯与公卿国家之事,称病间居,不慕官爵 。”,司马相如为官,常用装病来避免是非,这与阮籍努力给自己弄上一个酒鬼的名声,是很相似的做法 。
阮籍曾听说步兵的厨师很善于酿酒,而且存了好酒几百坛,于是请求当一个步兵校尉,只为能喝那里的酒 。步兵校尉是阮籍做得最长的一个官职,所以后人也叫他阮步兵 。他的这个举动,也让他把酒鬼的名声传扬出去了 。
实际上,这一招也很管用 。晋文帝曾想让阮籍把女儿嫁给自己的儿子,拉拢他进入自己的势力,阮籍就喝醉六十日,让司马昭找不到机会开口而作罢 。钟会当权后,故意用时事问他,好找个理由治他的罪,也让他用喝醉躲过了 。
阮籍的这个做法是明智的,他本身与曹氏关系很大,这时候进入权力中心的话,如伴虎侧,以他的性格很难一直得宠,所以置身事外是最好选择 。
与之对比的是玄学大家何晏 。此前何晏就是曹氏集团显赫的一员,高平陵之变后,曹爽被司马懿弄下台,曹操一生心血付之东流,何晏为了自保,便倒向了司马氏 。但这并没有救了他的命 。在司马懿让他清理曹爽党羽的时候,他努力找到了七族,却不料自己被司马懿定为第八族,与此前七族一起被诛三族 。
在政治漩涡里面,只要站错一次队,就有可能万劫不复,所以阮籍选择远离 。
脱离政治权力中心后,阮籍就有比较大的自由坚持自我了 。阮籍曾明确的表明自己不遵守世俗的礼法的立场,他到嫂子要回娘家探亲,他就亲自送她,这在当时是不符合礼法的,因此受到别人的讥讽,阮籍满不在乎:“这些俗礼岂是为我设置的?(礼岂为我设邪?)”
他也的确做了很多违反礼法的事 。阮籍有一个邻居的妻子当垆卖酒,而且长得很有姿色,阮籍经常去她那里喝醉,醉了就睡倒在她身侧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