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年级物理课题教学设计( 二 )


教师小结:像卡车和收割机这样两个物体以同样的快慢,向同一方向运动,它们的相对位置不变,则称这两个物体相对静止 。
提问:请你解释法国飞行员能顺手抓住一颗子弹的道理 。
要求学生用相对静止的道理予以解释 。
教师指出:参照物可以任意选择,在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时,常选地面或固定在地面上的物体为参照物 。举例例说明当所选的参照物不同时,物体的运动情况一般不相同 。例如列车中的乘客以地面为参照物是运动的,以车厢为参照物是静止的 。
4.匀速直线运动
(1)自然界中最简单的机械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 。
(2)什么是匀速直线运动
演示实验:启动节拍器,使两响之间间隔1秒钟(如果没有节拍器,可由学生读秒表) 。将1米长的内封气泡的玻璃管竖直靠放在黑板上 。使气泡由管底竖直上升,从零时刻开始,在每个节拍时,在气泡所在的位置旁用粉笔在黑板上画出一个个短横线(以气泡的上沿或下沿为准),这些横线由下到上等距离排列 。
改变节拍器摆锤的位置,增大(或减小)摆的周期,重做上述实验 。此时要平移玻璃管在黑板上的位置,每组记画横线不可重叠 。
用刻度尺测相同的时间间隔内,气泡通过的距离 。
提问:你认为气泡的运动有什么特点?
教师讲述:运动的气泡经过的路线是直的,并且在相等的时间里通过的距离相等,即快慢是不变的 。这种快慢不变,经过路线是直线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 。
板书:“3.匀速直线运动:快慢不变,经过路线是直线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 。”
匀速直线运动在自然界中并不多见,但是许多运动可以近似地看作是匀速直线运动 。
提问:百米跑运动员,从起跑线起跑,跑到终点,他的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吗?(答:可以近似地看作是匀速直线运动 。)
5.小结本节知识要点
三、布置作业
课本P2—4,练习1、2、3、4 。
(四)说明
由于在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物理教学大纲(试用)中,参照物并未作为教学内容列出 。建议在教学中只需让学生对参照物的概念有个很初步的了解,懂得要描述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需要选个参照物就够了,不要在教学中补充较为复杂的例题,造成学生学习上的困难 。
高一年级物理课题教学设计2
一、引入新课
演示实验:让物块在旋转的平台上尽可能做匀速圆周运动 。
教师:物块为什么可以做匀速圆周运动?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 。
(设计意图:从实验引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活跃课堂气氛 。)
二、新课教学
(一)向心力
1.向心力的概念
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对物块进行受力分析:物块受到重力、摩擦力与支持力 。
教师:物块所受到的合力是什么?
学生:重力与支持力相互抵消,合力就是摩擦力 。
教师:这个合力具有怎样的特点?
学生:思考并回答:方向指向圆周运动的圆心 。
教师:得出向心力的定义: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受到的指向圆心的合力 。
(做好新旧知识的衔接,使概念的得出自然、流畅 。)
2.感受向心力
学生:学生手拉着细绳的一端,使带细绳的钢球在水平面内尽可能做匀速圆周运动 。
教师:钢球在水平面内尽可能做匀速圆周运动,什么力使钢球做圆周运动?
学生:对钢球进行受力分析,发现拉力使钢球做圆周运动 。
(设计意图:利用常见的小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增强学生对向心力的感性认识 。)
教师:也就是说,钢球受到的拉力充当圆周运动的向心力 。大家动手实验并猜想:拉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学生:动手体验并猜想:拉力的大小可能与钢球的质量m、线速度的v、角速度
高一年级物理课题教学设计3
知识目标
1、知道曲线运动是一种变速运动,它在某点的瞬时速度方向在曲线这一点的切线上.
2、理解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是所受合外力与初速度不在同一直线上.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和分析推理的能力.
情感目标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探究物理问题的习惯.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主要有两个知识点: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和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教材一开始提出曲线运动与直线运动的明显区别,引出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问题,紧接着通过观察一些常见的现象,得到曲线运动中速度方向是时刻改变的,质点在某一点(或某一时刻)的速度方向是曲线的这一点(或这一时刻)的切线方向.再结合矢量的特点,给出曲线运动是变速运动.关于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教材从实验入手得到:当运动物体所受合外力的方向跟它的速度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时,物体就做曲线运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