芍药叶子枯萎「芍药叶子枯萎发黑焦怎么治疗」( 二 )


(5)摘侧蕾:芍药开花前除顶蕾外,其下有侧蕾3—4个,为了顶蕾花大色艳,应在花蕾显现后不久,摘除侧蕾,使养分集中于顶蕾 。但是为了防止顶蕾受损,除顶蕾外,可先留一个侧蕾,待顶蕾开始膨大,正常发育不成问题时,再将留下的侧蕾迅速除去 。
(6)立支柱:芍药花杆软,多数品种开花时往往花头下垂,容易倒伏 。可在花蕾显色后,设立支柱,支柱形式有两种:一是单杆式,以扶持花特大而杆又软的品种 。绑扎时,用小水竹竿插于花杆背部土上,然后用细麻丝分三道呈“8”字形绑扎 。但不能绑扎太高,太高花头僵硬,有失美观;二是圈套式,用于一般品种,将松散植株用塑料圈围起来,使花杆相互依附而挺立,切忌缚扎茎杆 。否则茎秆中的养液受阻,会导致种子尚未成熟而植株已经枯萎 。塑料圈的大小要适当,太大仍旧松散,无法依附;太小紧拢在一起,有失美观,以舒适又能相依挺立为好 。
(7)搭花棚:芍药开花时,气温已较高,同时雨水多,为了免遭雨打,遮蔽日光、调节棚下小气候,以延长花期,保持花色艳丽,可搭棚架 。棚高约2.5米,遮以苇帘 。有花棚遮盖的芍药,可延长花期8-10天 。
(8)割秆封土:芍药开花后,有些品种能够结实,除有目的保留外,一般都将果实剪去,以减少养分的消耗 。不是种在游览观赏区的芍药,有时还用草将植株下部绑缚,促使养科下贮,以利孕芽 。霜降后,芍药地上部分枯萎,这时应剪去枝杆,扫除枯叶,集中烧毁,以防止黑斑病菌下土越冬,同时施冬肥,封土 。
3芍药叶子发黑,干枯是怎么回事?怎样治?1、土壤干旱:芍药喜光照、耐旱;但是长期干旱缺水会导致芍药的叶子变黄发黑 。干旱时间过长也会导致芍药的根部缺水干枯 。所以应该给芍药一个通风透气、透水的土壤,并且适时的给浇水 。
2、浇水过多:芍药是一种耐旱却不耐涝的花卉,如果浇水过多或者长期被雨水浇灌会导致它的根须腐烂而引起叶子发黄现象 。所以应该找一个透水性、透气性好的花盆,配制一些肥沃、疏松的泥土来养护芍药 。
3、施肥不当:使用氮肥过多的话会导致芍药的叶子发卷和变黄 。如果缺少铁锰元素也会导致其叶子发黄 。所以给芍药施肥的时候在掌握好用法用量的前提下,使用复合肥来补充养分是最合适的 。
扩展资料:
芍药的病虫害防治:
介壳虫:介壳虫又名蚧;介壳虫吸食芍药的体液,使植株生长衰弱,枝叶变黄 。发现个别枝被介壳虫危害时,可用软刷刷除,或剪去虫害枝烧毁,抓住卵的盛孵期喷药,刚孵出的虫体表面尚未披蜡,易被杀死 。
蚜虫:当春天芍药萌发后,即有蚜虫飞来危害,吸食叶片的汁液,使被害叶卷曲变黄,蚜虫常聚生于嫩梢、叶背等处,使花苗茎叶卷曲婆缩,以至全株枯萎死亡 。喷洒40%乐果乳剂,1000~1500倍液可以短期抑制蚜虫灾害 。
芍药锈病:该病只发现为害芍药,受害后叶部出现粉状斑,并促使地上部枯死,严重影响观赏和生长开花 。该病的病原属真菌中的担子核辐射类,以菌丝或冬孢子堆在越冬寄主的病组织上越冬 。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芍药
4勺药叶子枯萎变黑怎么回事?勺药叶子枯萎变黑可能是以下的病害 。
叶霉病
叶霉病算芍药病害中比较严重的一种,很容易导致整株植物枯萎 。发病初期叶片上会出现紫褐色斑点,随后慢慢变成暗绿色霉状物,甚至蔓延整个植株 。发病时间多集中在7-8月湿度较大的日子,所以种植密度一定要大,保持良好的通风性 。发病后一般喷洒40%多菌灵胶悬剂600倍液或50%甲基托布津800倍液来解决
黑斑病
黑斑病是芍药比较常见的病害之一,主要受害部位为叶片,前期会在叶片形成一定的斑点,随后开始扩散,最后导致叶面脱落死亡,发病时间多处于7-9月份左右 。在秋后要注意清理干枯的枝叶,避免感染病原,感染后先将感染部分提出,随后可用40%灭菌丹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者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喷洒治疗 。
现芍药对于种植密度和通风的要求比较严格 。其次是发病后对病原体的处理,病原体部分一定不能让它再次接触植株 。
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