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袁崇全正在打麻将 , 王尔琢走到庙门口朝屋里喊道:“老袁、老杜 , 出来吧 , 我接你们回去!”
进门后 , 袁崇全带着枪走了出来 , 王尔琢让他回到革命队伍 , 可袁崇全始终不同意 , 就这样两人起了争执 , 谁知袁崇全突然揪住王尔琢衣领 , 朝着他的脖子开了几枪 。
士兵们就看到王尔琢中弹 , 没有发出任何声音就瘫倒在地上一动不动了 。
王尔琢可能自始至终都想不明白 , 自己原本波澜壮阔的一生 , 竟然会在追回昔日部下时 , 被一直看好的部下所杀 , 他没有丝毫防备 。就好比萧何月下追韩信 , 韩信却突然来个回马枪 , (作为读者和笔者 , 我实在难以接受 。)
好在王尔琢此举也并非徒劳 , 有两个连的官兵可能念及昔日恩情 , 最终选择回到革命队伍 。*** 对此举曾高度评价:在当时的形势 , 王尔琢的牺牲换回了两个连 , 稳定了红军 , 挽救了革命!
只是在混乱的夜色中 , 袁崇全还是带走了一个排 , 投靠了刘士毅 。
叛徒的下场自然是人人得而诛之!
半个月后的1928年9月13日 , 红军攻占遂川县城 , 生擒了袁崇全这个叛徒 。袁崇全在战士们愤怒地唾骂中被审判枪决 , 为他残杀王尔琢参谋长的 *** 行为偿命 。
金秋十月 , 满山的风卷着红叶飘零 , 庄严肃穆的会场上 , 红军战士们为不幸牺牲的参谋长举行追悼大会 。

文章插图
*** 的挽联 , 表达了红军失去这样一位优秀指战员的无尽哀痛:
“一哭尔琢 , 二哭尔琢 , 尔琢今已矣 , 留却重任谁承受?
生为阶级 , 死为阶级 , 阶级后如何?得到胜利方始休!”
王尔琢遇害的消息传到 *** 的那一刻 , *** 如鲠在喉 , 他一直看中王尔琢的才能 , 因此才在挽联中感慨“王尔琢如今已逝 , 还有谁能担当重任?”
朱德挥泪长叹:“折我一员能将啊!”

文章插图
*** 与朱德
在王尔琢牺牲后 , 一时间 , *** 确实难找到担当大任的人选 , 后来朱德才建议 , 将林彪提上来 。
没人知晓 , 这位牺牲时年仅25岁的红军将领 , 如果没有被叛徒残杀 , 人生又会是怎样的轨迹 。
要知道 , 25岁的他 , 麾下的一个营长 , 是共和国的元帅林彪 , 麾下的一个连长 , 是共和国的大将粟裕…… 。

文章插图
金一南
金一南少将在编著《浴血荣光》一书时 , 这样写道:“王尔琢若不牺牲必为元帅!”
不仅如此 , 金一南少将称如果王尔琢不牺牲 , 林彪升职并没有这么快 。
要知道在王尔琢牺牲后 , *** 一时间找不到人替代他的位置 , 只有朱德兼任了该团团子 , 也难怪朱德难掩悲伤之情 , 直到1928年年底 , 才建议把林彪提上来 。
“1928年8月25日 , 年仅25岁的他 , 牺牲在叛徒枪下时 , 仍是一捧长髯 , 飘洒胸前 。”
——《浴血荣光》

文章插图
王尔琢错过了与妻女的团聚 , 错过了新中国成立 , 失去了报答父母的机会 。
正如王尔琢给父亲的信中说的那样 , 他是一个从不畏惧和退缩的战士 , 长眠在了为千千万万人民谋幸福的路上 。
1949年 , 江西崇义县人民 *** 自发为王尔琢立碑 , 萧克上将亲自为其题字 。
新中国成立之初 , 周总理前来视察落成不久的革命历史博物馆 , 看着昔日一起并肩作战的战友 , 周总理眼眶湿润 。
然而当他发现 , 在自己的老战友王尔琢的专栏下 , 竟然没有照片 。
工作人员解释说 , 王尔琢烈士牺牲的早 , 留下的影像极少 , 目前博物馆方面没有能够找到 。周总理听后 , 立刻嘱咐工作人员 , 可以与档案馆等方面沟通请求协助 , 务必要“千方百计找到王尔琢的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