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朝后匈奴去哪了( 二 )


除了时间,Shatt关于空的推测也有一个巨大的问题 。原文提到了粟迪:“一万六千里到戴迪”是指顿河附近距离戴迪接近八千公里的直线距离,但古人没有坐标的概念,所以这一万六千里不可能是直线距离,而是曲折的距离,也就是说粟迪比顿河更接近戴迪 。再有就是洛那和波斯之间粟特人和戴迪的距离,这说明匈奴人占领的粟特人应该是在费尔干纳山谷和伊朗高原之间,而不是比伊朗更远的顿河流域 。在这样的位置上,显然不需要一路行进到顿河再进入多瑙河,更不需要从西面入侵萨桑波斯 。可以直接从东北进入,这显然与古典的地中海历史记载相矛盾,即匈牙利人最早出现在多瑙河,然后由美索不达米亚入侵波斯 。所以,无论是匈奴和匈奴本身的区别,还是西迁路线上的完全错误和矛盾,都说明他们根本不是同一个民族,不存在匈奴西迁成为匈奴的事实 。
前面说过,匈奴人不是匈奴人,自然与匈奴人的西迁无关 。那么匈奴人去哪里了呢?如前所述,西迁的匈奴最终出现在公元452年的历史上 。三代以前,也就是公元4世纪下半叶,他们迁徙到了帕米尔高原以西,位于费尔干纳河谷和伊朗高原之间的粟特人 。虽然我们无法得知这个粟特国的确切位置,但根据其在大泽居住的记录,附近应该有一个大湖 。唯一符合这个条件的是咸海,里海位于伊朗的西部,所以舒威所说的粟特国应该在咸海的东南方附近 。
这个地区在公元6世纪初就被达赖人占领了,而在此之前,没有任何记载,但我们还是可以从史书留下的线索中寻找 。据刘焰刚老师考证,公元350年入侵萨珊波斯的希奥尼泰国人很可能就是匈奴人 。因为希奥尼泰语起源于希腊语,意思是Shioen的部落,这个词的发音和匈牙利语很接近 。与此同时,记载这个神秘民族的罗马历史学家马塞利·努斯(Maceri Nuss)提到,这个民族的王子身材高大,容貌美丽,与他甚至所有古典历史学家描述的匈奴完全不同 。所以排除匈奴或其分支的可能性后,只剩下匈奴 。当然,仅仅把名字念得很近是不够的 。这个民族的活动时间和地区大致符合匈奴在粟特的情况 。公元350年入侵波斯东北部,因此在4世纪占领了咸海以南地区,恰好是匈奴占领这一地区粟特人的大致时间 。与此同时,在公元359年的阿弥陀佛战役之后,这个神秘的民族不再出现在罗马历史学家的记录中 。说明他们并没有西迁,而是留在了老地方,这也符合公元452年他们还在这一带为东亚所知的事实 。而且他们先为波斯之敌,后称盟友,正好可以解释为什么匈奴在夺取粟特后仍然保留了这个带有波斯色彩的名字 。
所以,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大致描述一下这个匈奴最后的轨迹 。他们在4世纪中叶夺取了咸海南部附近的粟特人后,与波斯人发生冲突,然后成为波斯人的盟友,保留了粟特人的名字,并被带到赫尔地区与罗马人作战 。阿弥陀佛陷落后,他们留在原地,充当波斯东部的缓冲国 。5世纪中叶以后逐渐消失,被达赖人消灭 。
【汉朝后匈奴去哪了】当然,这始终是一种猜测 。严格来说,无论匈奴人最终走向何方,他们显然都不是匈奴人,不可能肆虐整个欧洲 。学历史不要太受自己立场的影响 。这个在公元前就被希腊历史学家理解的道理,在今天是无法实现的 。这也是为什么匈奴人就是匈奴人的错误猜测依然猖獗的原因 。这一现象无疑值得我们深思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