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宫课堂内容观后感11
这次“天宫课堂”授课的对象主要是青少年,采取天地协同的互动方式,由神舟十三号的航天员王亚平担任主授课教师,叶光富和翟志刚担任助手,为大家进行直播授课 。
三位“太空教师”为广大青少年展示了三个有趣的科学实验:乒乓球实验、水膜实验和泡腾片实验 。同学们在地上也进行了上述实验,由于太空失重环境和地球的重力环境完全不同,呈现出了完全不同的实验现象,引发人们的深思 。
比如同学们把乒乓球浸入水中,由于受到浮力的影响,小球会浮在水面上 。但是在太空中,将乒乓球浸入水中后,小球却悬在水中,即使在空中来回旋转也不会下落 。据王亚平解释,这是因为在空间站内浮力会消失,所以小球不会受浮力影响上浮 。
再来说说给我印象最深刻的实验——有趣的水膜实验 。王亚平把水注入金属圈中,形成一个似凸透镜的大水球,放入折纸花,花在水球中绽放开来,令人叹为观止 。这是由于失重环境下水的表面张力大显神威,所以水不会向下流,从而形成水球 。再向水球中注入气泡,气泡将水球分割成两个部分,会形成两个一正一反的像,但是王亚平并没有直接告诉我们,而是引发我们思考,让我们积极去探索,发现科学的奥秘 。
这次空间站的授课,我受到了极大的震撼,这也大大增加了我对科学的兴趣,在我心中埋藏下了探索宇宙的种子 。
绽放的水中花似祖国欣欣向荣的繁华,绽放着自己的光彩,热烈而又美好 。在直播中,我们不仅学习到了许多知识,同时也看到了地球表面和太空的美丽景象,太空中遨游的每一颗星辰,大海中的每一滴海水,都承载着中国无数青少年的梦想 。
这是“天空课堂”第二次在中国空间站开课,我们坚信,在未来,中国空间站会继续利用太空中独特丰富的资源,引导和鼓励青少们积极探索,弘扬伟大的科学精神,让我们怀着一颗热爱科学和探索未来的心继续期待接下来的课程吧!
天宫课堂内容观后感12
今天下午的三点四十分,“神舟十三号”里的崔志刚,王亚平和叶光富三位“教师”为我们讲授了一堂关于在外太空生活的课程,我听完之后感觉非常有意思,也收获了很多 。
一开始,映入眼帘的是一个漂浮着的陀螺,之后,就陆续出现了三位老师,首先登场的呢,就是王亚平老师,她给我们介绍了一些在太空舱里的东西,比如:太空跑台,太空橱柜,饮水分配器等等 。我认为太空真的很奇妙,在太空舱里的太空厨房功能很全,以致他们还可以吃到鲜苹果,王亚平老师还告诉我们在太空中如果看上去胖胖的,是因微重力致血液上涌,也让我们知道了在太空中如果长时间不锻炼会影响健康 。
在王老师的一步一步带领下,我们看到了叶光富老师和崔志刚老师,他们两个则是给我们介绍了叶老师身上穿的服装——企鹅服,它在许多地方都有一些拉带,也可以对抗肌肉萎缩心管血功能下降,很神奇吧,小小的服装背后,迎来的竟是科学家的奇思妙想 。之后,叶老师给我们介绍了太空细胞学实验 。等同于他们开展的是失重条件下细胞生长发育的有关研究,当然,显微镜是在“医学样本显微观察记录装置”中拿出来的,把样本放在显微镜的镜头下,再利用软件,就可以对细胞观察检测了,在太空中的细胞和在地球上的细胞不一样,在太空中的细胞非常“活跃”,真是让我们大开眼界啊,看来,这节课对我们的生物学也会有一些帮助 。老师在乒乓球实验当中,给我们传授了“浮力随着重力出现,空间站内浮力几乎消失”的知识 。到这里,就已经有了不少收获了 。
这堂课程中,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关于水球的一系列实验了,在水球里面注入一个气泡,水球中就形成一正一反两个像,如果是在地球上,那么水球都不可能有,他会直接变成液态后消失,何况会有这一现象?还有一个实验,是在水球里面放上一个泡腾片,我们都知道,泡腾片遇到水后都会形成一串小气泡,三位老师首先是将水球染成了蓝色,之后把泡腾片放进了那里 。当时我就想到了这个水球和地球很像,所以有一种亲切感 。
这一次的“天宫课堂”让我觉得,中国的发展技术真是一流,以前的.中国被人践踏,欺负,现在的中国终于站了起来!不会在被人欺负!而且我也很敬佩这三位“老师”,他们连过节都回不去家里,而是为世界继续在外太空研究东西,这种舍己为人的精神,使我深受感动 。真的希望“天宫课堂”还会有第二课,第三课,让我们学到更多的知识!
推荐阅读
- 播种健康新希望健康守护云课堂直播课讲师有哪些
- 附官网入口 国家智慧教育平台树人教育云智慧课堂在哪
- 七年级地理教学工作反思 地理教学课堂工作反思5篇
- 天宫院疫情2021 2020天津疫情期间天妃宫开放指南
- 天宫课堂第二课观后感300/400/500/600字
- 2020天津女排精神展观后感范文 2020中国女排精神观后感
- 2021全国中小学消防安全公开课观后感
- 禁毒观后感初二800字话题作文
- 中国太空实验室天宫二号19日终场谢幕进入大气层烧毁 少量残骸将落入南太平洋 ...
- 空中课堂怎么看重播 空中课堂从哪里看重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