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王迁二年(前234年),秦国大将桓齮攻取赵的平阳(今河北省邯郸市磁县东南)、武城(今山东省武城西),赵将扈辄率兵赴救,兵败被杀于武遂,赵军10万被斩首 。对于扈辄这位将领,是赵国丞相郭开的心腹 。换而言之,扈辄很可能没有什么真才实学,于是,面对桓齮这位秦国名将,不仅自己丢掉了性命,还导致本就元气大伤的赵国又损失了10万大军 。因此,在笔者看来,桓齮指挥的这场战役,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赵国的灭亡进程 。

文章插图
《战国策·赵策四》中记载:
秦使王翦攻赵,赵使李牧、司马尚御之 。李牧数破走秦军,杀秦将桓齮 。
秦始皇十四年,也就是赵王迁三年(前233年),桓齮从上党郡越太行山进攻赵国的赤丽、宜安(石家庄东南),与赵将李牧战于肥下(宜安东北),为李牧所败,秦军撤退 。对于这场战役,直接奠定了李牧在战国四大名将中的地位,也即在赵国如此衰弱的背景下,李牧依然可以击败强大的秦军 。
四
最后,到了公元前229年,桓齮跟随王翦攻赵,桓齮战败被赵将李牧击杀 。因此,按照《战国策》的说法,桓齮不仅败给了李牧,还被李牧所斩杀 。值得注意的是,杨宽的《战国史》认为樊於期就是桓齮,但是,在大部分历史学者看来,杨宽的《战国史》所持理由仅两人名称发音相似,记载时间接近,时代差距无法考证文字读音,记载时间接近者众,因此此说仅为假说,尚未证实,理由亦不充分 。

文章插图
【《大秦赋》之桓齮:多次率军攻打赵国,最后被李牧斩杀!】因此,综合《史记》、《战国策》等史料来看,桓齮和樊於期显然不是一个人 。对于桓齮来说,虽然败给了赵国名将李牧 。不过,他之前屡次进攻赵国,确实为王翦灭赵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也即我们不能因为桓齮没有参加秦灭六国之战,就忽略了他的功绩和作用 。公元前229年,王翦采用反间计,除掉李牧 。李牧死后,王翦势如破竹前行,大败赵军,并杀了赵军主将赵葱,攻下赵国的都城邯郸,俘虏赵王迁,赵国原来的各处土地入为秦地,成为秦郡 。对此,你怎么看呢?欢迎留下你的观点,让我们一起讨论 。
推荐阅读
- 《有匪》已确认赵丽颖!曾怀疑女主是周冬雨,可这书评难以驾驭
- 《扫黑风暴》王志飞情史真精彩:曾为张歆艺离婚,又娶小14岁娇妻 ...
- 时隔22年,《红蜘蛛》里的原型被判死刑,女魔头终受法律的制裁! ...
- 《披荆斩棘》“问题”哥哥群像:抱团挤人、自我专制、死赖着不走 ...
- 海底两万里作者简介50 海底两万里作者介绍
- 《披哥》有责任心的哥哥:怕拖累组员,调解矛盾,因保护队友被淘汰 ...
- 墨梅是一首什么的诗 王冕的《墨梅》是一首什么诗
- 变身文学贴吧 变身文学
- The Martian NASA宣布火星存在“液态水”是给科幻大片《火星救援》打广告? ...
- 武汉电视台《健康第一课》2021 2022武汉健康第一课回放今天在哪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