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出祁山
第四次北伐是建兴九年,蜀军包围祁山,魏军统帅司马懿迎击,诸葛亮准备决战 。司马懿知蜀军远来,军粮不多,凭险坚守,拒不出战 。诸葛亮想用退兵的办法引诱敌人,但司马懿追赶很谨慎,蜀军一停,他就扎营拒守 。此时李严假传刘禅要求退兵的圣旨,加上蜀军粮草将尽,诸葛亮只得班师,在归途中以伏兵杀了魏国名将张郃 。
五出祁山
第五次北伐是十二年春,诸葛亮率十万大军出斜谷口,到达郿县,在渭水南岸五丈原扎营 。司马懿也筑营阻拦,不与蜀军作战,料知蜀军远来,粮草运输困难,想把蜀军拖垮 。诸葛亮也有准备,在渭水分兵屯田,作长期战争的打算 。诸葛亮在这次出兵前曾与孙权约定同时攻魏,五月吴军十万攻魏,不胜,撤回江东,所以蜀军只得与魏军单方面周旋 。八月间诸葛亮积劳成疾,病情日益严重,不久就与世长辞 。死后,姜维等遵照他的遗嘱,秘不发丧,整军退入斜谷 。诸葛亮出师北伐共为五次,真正出兵祁山只有二次;还有一次是魏军进攻汉中,不是诸葛亮出击 。后世概而言之,说成是「六出祁山」 。正史中诸葛亮没有六出祁山先引凌云雕龙关于祁山、岐山地理位置的片段:“祁山与岐山不同,岐山为山名,位于今日陕西省岐山县东北附近,古公亶父曾率领周室迁居于此,兴建开创周朝八百年天下 。祁山亦为山名,位于今日甘肃省西和县西北 。光从地图鸟瞰,一个在天水以南,一个在陈仓以东,两地航空距离超过一百公里,实际山路弯涎,更胜于漫漫途遥 。”
5诸葛亮六出什么?“六出祁山”通常指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出兵北伐曹魏的军事行动 。史书记载诸葛亮北伐曹魏时仅有两次出兵祁山,而“六出祁山”的说法出现于小说《三国演义》,由于《演义》在民间的影响力较大,因此“六出祁山”也渐渐成为诸葛亮北伐的代名词 。
中文名
6关于诸葛亮,“六出”、“东和”、“收二川”、“北拒”、“排八阵”分别具体指什么?六出:指诸葛亮六出祁山讨伐魏国 。
东和:指诸葛亮东面跟孙吴讲和 。
收二川:指刘备打败刘璋夺得西川,击退曹操夺得东川 。
北拒:指诸葛亮北面与曹魏对抗 。
排八阵:指诸葛亮在刘备伐吴败退后,在鱼腹浦布下石阵击退东吴的陆逊追兵 。
扩展资料:
背景:
建安十九年(214年),诸葛亮听闻刘备攻打成都,且军师庞统中流矢身亡 。留关羽留守荆州,与张飞、赵云率兵溯长江而上,攻克巴东,与刘备会师成都 。至江州,打败并生擒了巴郡太守严颜 。刘璋被迫出城投降 。
成都攻下后,诸葛亮受金五百斤,银千斤,钱五千万,锦千匹,并受任为军师将军,署左将军府事 。每当刘备出兵征伐,诸葛亮便负责镇守成都,为刘备足食足兵 。当时法正统御外军、于内为谋士,治理蜀地睚眦必报,擅自杀死了诋毁自己的多人 。
诸葛亮治理蜀地,崇尚严刑峻法,有怨气的人很多 。法正对诸葛亮援引汉高祖进关中后废除秦朝苛法,约法三章的故事,希望能宽容治理 。而诸葛亮却认为法正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
他认为如今形势与秦末不同,刘璋昏聩无能,自从他主政蜀地以来,没有制定行之有效的法律,而且不修德政,威刑也没有 。蜀地的大族,专权自恣,君臣之道渐渐被大族的专擅所替代 。所以我如今实行严刑峻法,就是为了纠正这种政治形势 。
建安二十二年(217年)十月,曹操在平定关中诸军阀后南侵汉中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刘备与曹操在汉中对峙不下,刘备派人到成都让诸葛亮调兵来支援,杨洪以汉中是益州咽喉,家门之祸、存亡之机,劝谏诸葛亮在这种时候应该“男子当战,女子当运” 。
汉中之战以刘备的胜利告终 。七月,刘备自称汉中王 。至此,完全实现了诸葛亮在“隆中对策”中制定的“跨有荆、益”的战略目标 。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有关诸葛亮的经典对联
文章到此结束,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
推荐阅读
- 三国演义读后感关于诸葛亮的六百字 三国演义读后感不少于六百字
- 赞美人颜值高的句子 夸女人气质漂亮的句子
- 女人要漂亮的经典句子 女人活得漂亮的个性句子
- 空城计诸葛亮是哪一行当
- 薰衣草茶的功效与作用 薰衣草茶
- 星座十大行星之月亮
- 太阳与月亮的相位
- 大气响亮的名字公司名字大全 给人震撼之感的公司名字
- 上升星座与月亮的相位
- 中天星座与月亮的相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