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钦曾经顶撞过拥有巨大权势的皇亲国戚,而因次遭到仗打这样的重刑,还进过监狱 。但他豪不畏惧,始终毫不顾惜坚持自己的信仰,相信真理 。最后谁都奈何不了他,这就是一个古代藏书家,一个真正称职的藏书家所表现出来的超越常人的强健的职业道德品质 。
说到这里,我们是否应该反思一下,我们这些教师,有哪一个能像范钦那样监守正义,监守自己的岗位 。或许有但也是极少数的 。我不是故意要借古代成功人氏来讽刺现代人,但是我还是要批判我们不好的地方,包括我自己在内,所有读书的人们,我们早就应该反省一下了 。对我们来说范钦的意志力乍看之下,显得不近人情,然而我们的毅力呢?可以说连他的二分之一都没有 。我们读书,在遇到挫折的时候该怎么办呢?学成之后又为了什么呢?等等这些尖锐的问题值得我们去深思 。
继续往下说,时间的流逝,光阴的短暂,80岁高龄的范钦中将走到生命的尽头,但他连生命的最后一刻都要监守岗位 。他将自己的财产分成两部分,一份是他监守一生的藏书楼,另外一份是一张万两银票 。他让他的两个孩子去选择自己想要拿的一份 。
我想如果事情放到现在,有谁会愿意继承藏书楼,又不能卖而且不但没好处还要惹得一身的麻烦 。然而有范钦这样伟大的父亲,就会有像他一样伟大的儿子 。他的大儿子范天冲毅然的选择了子承父业,他继承了藏书楼 。中国的古老文化就是因为有了像范氏父子这样的真正的读书人而保存到现在的 。
说到这里我又要开始批判些什么 。想到读书人,现在的读书人(有些人)说说是书生,毫不考虑自己的言行举止,说不该说的话做不该做的动作 。而且读书为的尽是一些私人的事情,只为那黄金屋或是颜如玉,而且做人都做的很自我,对自己要求很低对别人则很苛刻,只要自己好就万事大吉,毫不顾虑别人,更不用说是监守岗位和保护民族的历史文化了,一点都没有范钦那样的奉献精神 。
还有那些可恶致极的贪官污吏,他们丝毫没有一点职业道德,简直像行尸走肉一样活在世界上比狗都不如 。范钦好比是天使,而这些贪官,滥用职权的人就是恶魔,总有一天这些恶魔,会被天上的那些像范钦这样的天使给带去,进化那肮脏的心的 。
《文化苦旅》使我对读书有了更深一层的了解,我们读书人读书不能只为自己,要为这个社会这个国家奉献自己的微薄之力,这样读书人才是读书人 。
而且我们所学的文化有多少是古人用自己一身的心血换来的啊,文化的保留是艰难的,因此我们要好好珍惜这来自不意的文化,不虚度光阴,真正的领悟中华民族的优异文化,并且发扬古人身上的良知和意志力,坚决不做学成之后,而忘本的人,也不做半途因为挫折和困难而放弃学业的人 。
一个人拥有了良知和强大的毅力才能领悟到我们祖先的精神,继承和发扬炎黄子孙数千百年来的优良传统 。余教授的《文化苦旅》就如一艘导航船,她将带领我去深思更多中国文化的发展史 。我也会将其细细品尝的 。
文化苦旅读书心得高三作文1000字3
短短一段开篇描写,余秋雨先生以他细腻的文笔带我们走进了那个凄凉、悲怆的年代 。眼前浮现出这样的画面,如此地悲凉,夕阳西下,朔风凛冽,这片空地愈发的诡异 。就在这片令人生畏的空地上,有这么一座塔,它的主人叫王圆箓 。对于我这个对历史不太通晓的人来说,这个名字无疑是陌生的 。不过,作者很快就告诉我们,这个人是敦煌石窟的罪人 。穿着土布棉衣,目光呆滞,畏畏缩缩,一个那个时代典型的中国农民就这样活生生地站在了我的面前 。就这么个逃荒的道士,能有那么大的影响?抱着这样的好奇,我很快看完了这一章 。心情十分凄凉,我去过那个曾经很辉煌的地方——敦煌石窟,但却不知道就在这美丽的背后竟然有这么凄惨的历史!
“这是一个巨大的民族悲剧 。王道士只是这出悲剧中错步上前的小丑 。一位年轻诗人写道,那天傍晚,当冒险家斯坦因装满箱子的一队牛车正要启程,他回头看了一眼西天凄艳的晚霞 。那里,一个古老民族的伤口在滴血 。”这是最能触动我心的段落,此时我的心仿佛也在滴血 。可是,在我们谴责王圆箓这个历史罪人时,有没有想到他也是敦煌文化宝藏的发现者?可以说,无论什么人发现藏经洞都是一种贡献,都是一个了不起的重大发现 。因为藏经洞的发现就预示着“敦煌学”的产生 。王圆箓发现了藏经洞同样有功,而不能视为过错 。至于有人说应该在某个时代发现合适,那纯粹是一种主观主义的一厢情愿 。
推荐阅读
- 文化苦旅读书心得初三话题作文600字
- 文化苦旅阅读心得七年级作文1000字7篇
- 文化苦旅阅读心得初二作文600字7篇
- 文化苦旅阅读心得六年级话题作文500字
- 文化苦旅读书心得1000字 文化苦旅读书心得600字7篇
- 安徽好汉体育文化发展有限公司_工商信用信息_经营范围期限状态_法人_地址_注册资本_怎么样
- 11月21日至22日北京丰台区文化馆演出信息
- 国家博物馆镜里千秋-中国古代铜镜文化展览时间地点及简介
- 北京郎园PARK全民畅读书店地址及交通指南
- 11月28日至29日北京丰台区文化馆演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