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天子以令诸侯,奉天子以令诸侯荀彧?( 二 )


而曹操更是早有此识 。初平二年(公元191年),曹操做东郡太守不久,皇室刘邈在献帝面前称赞曹操忠诚,曹操为此十分感激 。初平三年(公元192年),治中从事毛玠向他建议“奉天子以令不臣”,他觉得是说到了点子上 。
献帝东迁后,曹操觉得机会来了,当时宫中食用困乏,曹操便经常向献帝进献食品和器物 。献帝还在洛阳时,曹操就曾向他进献过缝帐2顶,丝线10斤,山阳郡所产的甜梨2箱,稗枣2箱 。献帝都许后,曹操更是经常进献,其中有桓帝时赐给他祖父曹腾的家藏器物,也有属下陆续搜寻到的一些宫中流失的器物 。
迎接汉献帝来许昌,是曹操的另一个杰作 。他最初提起此议时,只有荀彧赞同,并极力说明迎献帝的迫切性和对今后斗争的有利性,说这是一件“大顺”、“大略”、“大德”的事 。但最初的迎接由于董承等人的阻拦并未如愿 。后来董承为抵抗韩暹的势力暗召曹操到洛阳 。部下董昭又提醒他只有把献帝迎到他的地盘许昌,方可成就大业,万事无虞 。这样,曹操借口京都无粮,要送献帝到鲁阳就食,把献帝安全转抵许昌 。建安元年(196),汉献帝迁都于许昌 。
曹操对献帝的物质保障和适度尊重,果然得到了他所期待的巨大回报 。献帝授给曹操节钺,录尚书事,任司隶校尉,迁都许昌后,又任命他为大将军,实际获取了高出于所有文臣武将的地位 。
4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典故是什么?具体如下:
1,提到“挟天子以令诸侯”,人们自然会想到曹操 。自曹操迁汉献帝于许到他死去的20多年里,曹操一直奉行这条原则,但是最早提出这个主张的并不是他本人 。
2,兴平二年(195年),大臣董承等人拥汉献帝自长安前往残破不堪的洛阳,君臣一行如同丧家之犬,急于谋求安身之所 。这时,谋士沮授向占据冀州的袁绍提出,应该乘机迎献帝至邺(今河北临漳西南,冀州的治所),这样便可以“挟天子而令诸侯,畜士马以讨不庭” 。可袁绍手下其他谋士不赞成,曹操觉得是个好主意,时时记在心里 。如今机会来了,善于捕捉机遇的曹操则不会轻易放过 。
3,曹操20岁的时候,被推举为孝廉,从此步入仕途 。黄巾起义爆发后,天下响应,京师震动 。曹操被任命为骑都尉,随皇甫嵩镇压颍川黄巾军,因功升任济南相 。后来又被任命为东郡(今河南濮阳西南)太守 。当时,宦臣专政,外戚横恣,曹操不愿违心迎合他们,但得罪他们又怕家族受累,于是托病不赴任 。他回归乡里,春夏读书,秋冬打猎,等待机会,施展才能 。
4,后来,汉灵帝为加强京师禁军力量,组建西园新军,设置西园八校尉,曹操担任了典军校尉,成为东汉皇室卫军的武装将领之一 。董卓作乱的时候,关东州郡纷纷起兵讨伐他,曹操到了陈留(今河南陈留),组建了一支由宗族、宾客、部曲组成的5000人的军队,加入以袁绍为盟主的讨伐董卓的关东联军行列 。
5,当时,青州黄巾军和河北黑山军发展迅速,袁绍派曹操带兵入东郡进攻黑山军,且任其为东郡太守 。扫清黑山军以后,曹操继续向兖州进军,被兖州地方官吏推举为兖州牧 。不久他大败青州黄巾军,收编了降兵30万人,组建成“青州兵”,成为他手下最精锐的部队 。
6,后来,吕布被推为兖州牧,一年后曹操打败吕布,巩固了在兖州的统治地位 。正是在这时候,他选拔毛玢为治中从事 。毛玢认为当时天下分崩离析,百姓饥馑,要成就霸业,除了恢复生产、积极蓄粮外,还要把皇帝控制在手里,用皇帝的号令去讨伐敌对势力 。曹操听了大为赞许 。马上派使者前往长安,向汉献帝上奏章,表忠诚 。
7,被董卓劫持到长安的汉献帝历尽千辛万苦,回到了都城洛阳 。这时的洛阳已经是一片废墟,破败不堪,皇帝和百官食宿无着,就像一帮乞丐 。曹操亲自赶到洛阳,将献帝控制起来,而后连哄带骗,先是说到洛阳附近富庶的地方,以便筹措粮食,等献帝一出城,便被裹挟至许 。随后,定许为国都,称许都 。
8,曹操迁献帝到许以后,营立汉室宗庙社稷 。献帝以曹操为大将军,封武平侯 。曹操总揽朝政,汉献帝完全沦为他手中的傀儡 。袁绍非常后悔,提出要把献帝迁到离自己较近的鄄城(今山东鄄城县),曹操断然拒绝,并用汉献帝的名义,指责袁绍依仗地大兵多,私树党羽,四处征伐,完全不为朝廷着想 。
9,曹操为缓和与袁绍之间的矛盾,减缓外部压力,把大将军职位让给了袁绍,自任司空,行车骑将军事 。尽管这样,袁绍也高兴不起来,因为这只是一个空头衔 。此后,曹操不断加强对汉献帝的控制,严厉诛除支持皇帝、危害自己的势力 。车骑将军董承等受献帝衣带诏谋诛曹操,事情泄露后被曹操所杀,株连三族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