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金针菇高产管理法「金针菇大棚种植技术」( 二 )


具体 *** 是将两端袋口解开,将料面上多余塑料袋翻卷至料面 。可根据袋的长短决定一端解口或两端解口,一端解口摆放 *** 是将两个袋底部相对平放在一起,高度以5~6袋为宜,长度不限 。在出菇场内地面及四周喷足水分,然后用塑料膜覆盖菌袋 。此法保温保湿良好,后期又可积累二氧化碳,有利于菌柄生长 。
②保湿通风催蕾 。披膜后保持膜内小气候,空气相对湿度85%~90%,每天早上掀膜通风30分钟,约7~10天可相继出菇,出菇后可适当加大通风,保证湿度,但不可把水洒到菇体上 。
③掀膜通风抑制 。当柄长到3~5厘米时要进行降湿降温抑制 。具体措施为停止向地面洒水,掀去塑料膜,通风换气,冬天保持2天,春秋保持1天,使料面水分散失,不再出菇,已长出的菇也因基部失水而不再分枝 。
④培育优质菇 。抑制完成后,进入柄伸长阶段,要培养柄长、色白、盖小的优质金针菇,必须控制好温度、湿度、光照、二氧化碳浓度这四因素之间的关系 。
A. 温度:控制在6~8℃ 。
B. 湿度:空气相对湿度85%~90% 。
C. 光照:极弱光,光源位置不能改变,否则子实体散乱 。
D. 二氧化碳:浓度达0.11%~0.15%可促使菌柄伸长,超过1%抑制菌盖发育,达到3%抑制菌盖生长而不抑制菌柄生长,达到5%就不会形成子实体 。通过控制通风量维持高二氧化碳浓度 。一般温度在10~15℃条件下,进入速生期5~7天菇柄可从3厘米长到12~15厘米,10天后可长到15~20厘米,这时可根据加工鲜销标准适时采收 。
⑤搔菌灌水 。之一茬菇采收后,要进行搔菌,即用铁丝钩将菇根和老菌皮挖掉大约0.5厘米左右,并将料面整平 。若菌袋失水,应往袋内灌水,可将塑料袋口多余的塑料膜拉起往料面上灌水,6~10小时后将水倒出,然后再进行催蕾育菇管理 。一般情况下,金针菇种一次可采收3~4茬,生物转化率可达80%~120% 。
二、生料栽培:金针菇生料栽培的关键是控制好温度,严防杂菌污染,而控制好温度主要是掌握好栽培季节 。生料栽培播种时间不宜过早,气温稳定在15℃左右为适宜的播种期,河南地区以11月份栽培为最适宜期 。
(1)菌床 ***
菌床上先铺上用0.2%高锰酸钾水溶液消毒过的塑料膜,塑料膜要比菌床宽2.5倍,薄膜上先撒少许菌种,再铺上一半的料,料面上再撒一层菌种 。菌种分布是中下层少,四周及表层多,菌种量占投料总量的10%~15%,床料厚5~8厘米,播种后将床面稍压实,再用塑料膜覆盖料面,以利保温保湿 。生料栽培金针菇原料更好选择棉籽壳,在拌料时加入0.1%的50%多菌灵,加水量不可过大,一般含水量要求60%~65% 。
(2)发菌管理
播种后在10℃温度下,约15天菌丝长满料面并向深层发展 。若播种10天后,发现个别地方菌种不萌发,可掀起薄膜10~15分钟 。发菌40天左右,菌丝可基本发透料 。当床料菌丝发透后,每天揭膜通风10~20分钟,当菌床表面呈白色并有琥珀色液滴出现时,将塑料膜撑高20厘米,上面铺放报纸,每天在报纸上喷雾保湿,雾粒要细、少、匀、勤,维持报纸湿润,不可直接喷雾在菇床上,否则易引起烂菇 。子实体不同发育阶段要求不同的空气相对湿度,当菌柄长达2厘米时,膜内空气相对湿度应保持在90%,当菌柄长达10厘米时,减少喷水次数,使菇床小区空间空气相对湿度降至80%~85% 。在出菇期,要注意加大菇房通气量,待菇长至12~15厘米时,及时采收,并清理料面,干燥1天后,再补足水分,盖上薄膜,保温保湿,促使二茬菇形成 。采菇后,管理 *** 同前,共采菇3~4茬 。
3种植金针菇想要高产,都该掌握哪些技巧?金蘑菇的人工培养技术并不复杂 。只要能够控制环境条件,易于获得稳定可靠的生产 。小编组织几种可以在蘑菇栽培过程中增加产量的 ***。以下详细的列表可供大多数蘑菇参考 。5种 *** 可以增加蘑菇,这种技术好处别忘了收集
*** 1:将宽袋栽培改变为窄袋栽培
许多人认为使用25厘米×50厘米的塑料袋,但宽袋很容易感染alfungi,当蘑菇巢穴很小时,子实体很容易弯曲,影响质量,并确实影响质量,并确实没有达到小手柄,浅色,高品质要求 。因此,它也是一种良好的栽培,塑料袋17厘米×33厘米 。
*** 2:高压灭菌被延迟
因为蘑菇富含维生素B1,B2的培养物,所以生长迅速,而spaclai的数量较少 。然而,维生素B1不热,当上面120摄氏度时,易于分解,因此培养物质在常压中灭菌 。但是,为了确保纯细菌,灭菌时间可以从10到12小时延伸至13-18小时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