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史指的是哪二十四史 不属于二十四史的是什么书( 二 )


《魏书》,作者是北齐的魏收 。《魏书》并非曹丕建立的魏,而是我国北方少数民族鲜卑族拓跋氏(后改为元氏)建立的朝代,史学界称为“北魏” 。内容从鲜卑族的起源开始,截止到公元550年,东魏(魏后来分化为东、西两魏)被北齐所取代 。
《北齐书》,作者是唐朝的李百药 。北齐是北魏后我国北方建立起来的王朝,南朝的宋、齐、梁、陈四国书中,之所以要称齐朝为《南齐书》,就是为了区别这个北齐 。本书记载了北齐前后二十七年的国运 。北齐由武将高欢奠定国基,其子高洋立国,统治中国北方的东部 。
《周书》,作者是唐朝的令狐德棻(“棻”音同“分”) 。北周是北魏之后建立起的朝代,前后二十四年国运,由武将宇文泰奠定国基,其子宇文觉立国,史称北周 。
《隋书》,由唐朝的魏徵主持编修,内容涉及隋朝的三十一年历史 。公元581年,杨坚取代后周,建立隋朝,但隋朝很快就消亡了 。
《南史》,作者是唐朝的李延寿,内容涉及南朝宋、齐、梁、陈四个小朝代的历史 。
《北史》,作者也是李延寿,内容涉及北朝魏、齐、周、隋四个朝代的历史 。

《旧唐书》,由后晋刘昫主持编修,内容记录了唐朝的兴衰史,是我国现存最早系统记录唐朝历史的典籍,为后晋皇帝石敬瑭下令编修 。
《新唐书》,由北宋欧阳修、宋祁等编纂 。《新唐书》和《旧唐书》相比,更加完善,尤其是在典籍律法方面下了很大功夫 。
《旧五代史》,由宋朝的薛居正等编著,记录了唐朝之后的五个小朝代历史,分别为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 。唐宋之间的五十三年中,中原地区相继出现了上述五个朝代;这五个朝代之后,我国内地还有吴、南唐、吴越、楚、闽、南汉、前蜀、后蜀、南平、北汉十个小国,它们的历史也是《旧五代史》的主要内容 。而这段历史被称为五代十国,是我国历史上最后一次大规模的割据自治 。
《新五代史》,原名《五代史记》,属于欧阳修私人编写的正史 。和《旧五代史》相比,《新五代史》打破了一国一记、一朝一史的格局,改为采用南北两条线索,全面系统地总结了历史发展的过程 。
《宋史》,由元朝的宰相脱脱主持编修,内容为宋朝的整个发展历史 。本书是在宋朝的《国史》基础上编撰而成的 。
《辽史》,也是脱脱主持编修,内容为我国北方少数民族契丹族耶律氏建立的辽国兴衰过程,其中包括耶律大石建立的西辽 。辽国前后有二百年的国运 。
《金史》,还是脱脱主持编修,内容为我国北方少数民族女真族建立的金国的兴衰过程 。金国前后有一百一十九年国运 。
《元史》,宋濂根据明太祖朱元璋的命令主持编修的,内容为元朝的兴衰灭亡史,是我国现存最早和最系统的记录元朝历史的典籍 。
《明史》,由清朝的张廷玉主持编写,内容记录了朱元璋到朱由检的二百七十六年明朝历史 。该书编纂从顺治年间一直延续到乾隆年间,前后超过九十年,其工程之浩瀚、内容之繁杂,由此可见一斑 。然而,由于清朝实行极端的专制统治,编纂者无法完全按照史学家的观点和思想编写《明史》,很大程度上受到了政治的影响 。但是,《明史》虽然有很多不足,仍不失为史学巨著 。
《新元史》,作者为民国的柯劭忞(“忞”音同“民”),主要记述的是元朝历史,但比《元史》要丰富很多 。比如,《新元史》加了成吉思汗之前的部分蒙古历史,以及元顺帝后人的部分历史 。此外,《元史》中的一些错误内容和观点,在《新元史》中也有所改正 。
《清史稿》,北洋政府设立专门的编修部门,由赵尔巽主持编修的史书 。本书记载了1616年努尔哈赤建立后金到1911年清朝覆灭,前后共二百九十六年的历史 。《清史稿》是未定稿,由于当时的局势不稳定,赵尔巽先生又年迈多病,所以匆忙刊印了此书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