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穆朗玛峰在西藏哪个地区 珠穆朗玛峰位于( 三 )


之后,尼方明确同意毛泽东自1960年3月提出的珠穆朗玛峰解决方案,中方也同意尼方提出的“边界线过峰顶”的划分方式 。经过重重困难,中尼两国终于成功就珠峰归属问题达成友好协议 。
1961年10月5日,尼泊尔国王马恒达访华,并在北京与刘少奇主席正式签署了中尼边界条约 。

该条约自西向东划定了中尼边界的全部边界线,不仅使条约真正确定了从古至今留下的“习惯边界”,而且兼顾了两国的民族感情,使两国人民的友好关系更进一步,对中尼两国来说是划时代的里程碑 。
从此,中尼两国的交流更加密切,中尼边境成为两国的纽带 。
四.毛泽东解决珠穆朗玛峰问题的历史意义珠峰问题的成功解决,充分体现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领导人的政治智慧 。这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毛泽东一贯主张通过和平谈判解决历史遗留的所有问题 。毛泽东为解决“珠穆朗玛峰”问题定下了基调,那就是只能通过和平谈判来解决,不能通过其他任何方式 。
因此,尽管毛泽东在1960年3月提出的“对半”解决方案没有立即得到尼泊尔首相柯伊拉腊的批准,但毛泽东始终耐心等待,并指示周恩来在珠峰问题上为尼泊尔的政治力量和人民做更多的工作,特别是在这个问题上争取尼泊尔人民的支持 。
同时,“珠峰”问题的顺利解决也是毛泽东关心西藏、热爱西藏人民的真实写照 。解决珠穆朗玛峰问题过程中的情感和智力投入,来自于他对西藏土地和人民的热爱 。他深知西藏人民对珠穆朗玛峰的深厚感情 。因此,在解决这个问题时,他积极争论,照顾双方的感受 。

最后,直到中尼边界条约的签订,中尼边界才正式确定,1100多公里的中尼边界和平得以维持,为中尼关系的友好发展乃至南亚地区的和平稳定提供了有力保障 。
珠峰问题的顺利解决,离不开毛泽东等中国领导人的不懈努力 。正是因为他们的努力,才造就了一个繁荣强大的中国 。毛泽东对自己立场的坚持、对谈判的适度把握和高超的沟通技巧都值得我们深思和学习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