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在世界人民中的看法 中国怎么想( 三 )


几乎可以说,“一带一路”成功的基础在中国,关键在中东 。
3.中东是中国未来全球布局中不可或缺的战略支点 。
一直以来,中东凭借其重要的战略地位、丰富的石油资源、棘手的宗教矛盾和复杂的民族构成,演变为以美国支持的各派为催化剂的世界火药桶和大国角斗场 。
任何世界强国都不能忽视其在中东的战略布局 。美国将沙特和以色列作为其在中东的主要战略支点,控制着世界石油生产,保持美元的强势地位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以叙利亚为主要战略支点,保持实力继续在这一地区与美国抗衡 。
另一方面,在中国,巴基斯坦作为中国最可靠的“全天候战略合作伙伴”和瓜达尔港的全面运营,帮助中国获得了第一块嵌入中东的楔子 。但由于巴基斯坦远离中东核心,被阿拉伯海、阿曼湾和波斯湾隔开,仅靠运营瓜达尔港根本无法支撑中国强大的中东布局战略计划 。
因此,当我们的发展愿景在一带一路的引领下,从亚洲走向世界,逐渐深入中东,寻找新的战略支点,必将成为中国全球布局的重要课题 。作为中东地区最坚定的反美国家,伊朗几乎成为中东地区最后一个美国无法介入的国家,尤其是与巴基斯坦相比,伊朗更接近中东核心 。
而且,作为中东什叶派的领袖,伊朗一直以来都深陷中东所有热点冲突 。更重要的是,随着伊朗核问题以及美国退出伊核协议对伊朗恢复制裁,伊朗国内社会危机和经济危机日益严重,伊朗迫切需要走出去,寻求外部援助的途径 。
中国在“一带一路”下需要的是进入中东的途径和战略立足点 。中国和伊朗有天然的互补需求,敌人的敌人也会变成朋友 。
2021年3月27日签署的《中伊25年全面合作协议》,其中除了中伊石油供应和人民币结算外,还有一项战略合作内容——中国将投资建设伊朗盖什姆岛 。
该岛位于霍尔木兹海峡的咽喉,享有独特的战略地位 。虽然中国在盖什姆岛的投资主要是出于商业目的,但随着中国与伊朗合作的不断深入,中国在中东的布局终于到达了巴基斯坦瓜达尔港之外的另一个更重要的楔子 。中国在中东的战略支点布局已经成型,战略纵深大大加强 。
4.中国能源安全战略的未来发展离不开中东 。
2020年12月21日,国务院发布《新时代的中国能源发展》白皮书,提出中国能源安全建设新战略,对加强国际能源合作特别是推进一带一路能源合作作出明确部署和规划 。
虽然低碳、绿色、清洁能源正逐渐成为我国能源领域建设的发展目标,但在短时间内,石油消费占我国能源消费比重较高、主要依赖进口的基本情况不会改变 。中国能源安全体系的建设离不开石油,自然也离不开中东主要产油国 。
在石油安全战略方面,基于中国日益依赖石油进口的现实,石油进口安全成为中国能源安全体系中最紧迫的问题 。保障石油进口安全,一方面在于运输路线的安全 。得益于瓜达尔港的运营,在很大程度上帮助中国突破了石油运输的“马六甲困境” 。
同时,中俄原油管道一、二线工程的建成开通,远洋运输和管道运输的双通道格局,有效保障了石油运输安全;保障石油进口安全的另一个方面在于石油进口来源的稳定,这必然离不开中东这个最大的原油产区 。
作为最大的石油进口国,中国与中东主要产油国一直保持着良好的贸易关系,特别是与伊朗缔结了为期25年的石油供应协议,人民币在国际石油结算中的作用越来越大 。石油进口安全困境逐渐消失,中国能源安全战略的安全性在“一带一路”战略的加持下不断提升 。
最后,曾以“乳头音乐”理论在中国互联网上广为人知的美国地缘政治战略家布热津斯基,在1997年出版了他的代表作《大棋局:美国的首要地位及其地缘战略》,指出“最大的潜在危险是中国与俄罗斯,可能还有伊朗形成大联盟 。
形成这种“反霸权”联盟的原因不是意识形态,而是互补的不满 。虽然这次中国可能是领导者,但俄罗斯是追随者 。......但是,只有当美国非常短视,同时对中国和伊朗采取敌对政策时,俄罗斯、中国和伊朗的联盟才能建立 。"
与当前的世界格局相比,布热津斯基20多年前的论述堪称“上帝的预言” 。在当前的国际竞争中,中国与俄罗斯、美国联手,形成了“斗地主”游戏 。
被美国打压的伊朗入局,为中国扑克桌上又添一手好牌 。当然,这要感谢中国人民的老朋友唐纳德·特朗普 。没有他的一系列助攻,中国和伊朗的合作可能不会那么顺利,中国在中东的发展也不会同时拥有天时、地利、人和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