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南星科观赏植物为原生热带雨林,喜高温,最佳相对湿度为70-90% 。提高空空气湿度可以增加气孔开度、气体交换率、CO2吸收和光合效率,尤其是在高温下,可以降低水分损失率和高温造成的伤害 。
培养基应始终保持湿润,但不允许积水,容易引起根腐病 。夏季每天一两次充分浇水,冬季每两三天一次 。
[/div]]水质要求:不应含有过多的钙、铁等矿物元素 。当水分渗透到培养基中时,会改变培养基的理化性质,容易在叶片上形成盐垢,降低光合效率,阻碍外观 。短时间内对植物生长影响不大,但长期积累会造成生理障碍 。因此,水质的电导率不应超过0.75 mmho/cm 。四.媒体
天南星科观叶植物的栽培基质要求保水性强、透气性好、有机质丰富 。盆栽天南星科观叶植物由于盆栽体积小,培养基的化学和物理缓冲能力不如大田土壤,因此应具有能满足其生长特性的培养基 。在选择介质时,应考虑基质的经济、化学和物理等综合因素 。一般要求价格便宜、质地轻、无毒、高可用性、取材容易、性质均匀、操作简便、阳离子交换能力强、营养成分低、pH适中、惰性碳氮比适宜等 。观叶植物的介质标准为:PH 5.5-6.5,持水量20-60%,总孔隙度5-30%,总密度0.6-1.2 g/cm2,阳离子交换容量2-40 Meg,可溶性盐基400-1000 ppm 。培养基的酸碱度可以用苦石灰和轻质碳酸钙调节 。
【div】[/div]
[椰壳][/div]中配常用的原料有泥炭土、椰糠、塘泥、珍珠石、沙皮等 。参考公式为:a .泥炭土:珍珠石:椰壳= 2:1:1;b .泥炭土:珍珠石:飞蛾石= 1:1:1;c .泥炭土:椰糠:沙子= 2: 1: 1,使用中PH值会降低,导致固定养分无法吸收,微量元素中毒 。随时注意培养基pH值的变化 。当pH值过低时,也可以通过浇灌轻质碳酸钙水进行调节 。五、施肥
观叶植物注重叶片的表现,更注重氮肥和钾肥 。一般建议氮磷钾比例为3: 1: 2,但1: 1: 1的比例也是可以接受的 。目前市面上有很多长效固体肥料(如Omo肥)和固体有机肥(如花生麸),可以掺入介质中盆栽使用,也可以种植后补充 。液体肥料广泛用于观叶盆栽 。它通常与水一起使用 。氮磷钾比例为3: 1: 2 。液肥配制通常以硝酸钙、硝酸钾、磷酸二氢钾、硝酸铵、尿素等为原料 。
肥料的施用时间和用量应基于培养基或植物分析的结果 。由于环境条件和作物生长阶段的原因,光度强、温度高时养分需求较大 。灌溉次数多的地区肥料流失多,必须随时补充 。六.生殖方法
天南星科观叶植物的繁殖方法包括扦插、分株和组织培养,其中以扦插为主 。各种植物的繁殖方法列于下表:
属名扦插分株的组织培养
粗草OX白鹤太郎OO
戴芬·利夫·奥克斯
绿色天鹅绒OO
观音莲花XO
芋头XO
注:O表示常用的生产方法;x表示不常用 。
天南星科观叶植物容易扦插生根,只要有间歇喷洒设备和排水良好的介质 。切割介质一般为椰糠:珍珠石= 1: 1,切割温度每日25-35°C,夜间不低于22°C 。尤其是在冬季低温时期,温度的控制更为重要,冬季葛根扦插的生根应在夜间18°C以上 。除粗草外,组织培养可大量繁殖无病毒苗 。第七章 。害虫防治
天南星科观叶植物的主要病害如下:
1 。流行病:疫霉是一种危害较大的真菌性病害 。疫霉引起土传病害的最适温度为20—25℃,尤其是雨季 。起初,患处被水浸泡,组织褪色,呈褐色 。感染初期,病变组织仍保持相当的韧性,随后患处腐败、塌陷、解体 。潮间带的入侵者主要引起萎蔫病,如芋头枯萎病,而叶子造成的损害是枯萎的叶子或茎 。湿度持续时,患处可见白色菌丝,可与细菌性软腐病区分,如葛根、蔓绿绒、粗草枯病等 。水是影响疾病发生的重要因素 。当介质湿度较大时,潜伏在观叶植物根部或介质中的致病疫霉菌丝或厚膜孢子形成孢囊,在数小时内释放出游子,通过流水、雨水或飞溅的水滴传播到邻近植物 。不一定要有伤口才能感染,但伤口有助于病原菌侵入植物组织 。
防治方法:最有效、最简单的措施就是加强田间卫生管理,随时清除病株、病叶、杂草,并带离公园焚烧 。植物残体不能堆放在公园内,避免致病菌滋生,尽量避免雨淋、浇水、泼水 。也就是用了雨之后,一定要及时吃药预防 。加强园区通风降温,氮肥不宜过量 。该农药可依次用58%甲霜灵锌锰(锌锰杀达乐)400-600倍、72.2% Prek水剂800-1000倍、50%毒死蜱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400-500倍、80%锌锰奈普可湿性粉剂400倍进行防治 。
2 。根腐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