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管理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目标管理的特点( 二 )


必须重视目标谈判,让目标成为每一个员工或大多数员工的需求;
设计要遵循马斯洛的需求层次,与时俱进,按需改进 。
我们要问自己:公司的年度目标是老板兴奋,员工兴奋吗?
企业制定了年度目标后,为了激励员工,必须将其转化为有吸引力的、可见的、有形的、能够分享成果的目标 。只有将企业目标转化为员工目标,才能调动员工的积极性 。然而,大多数企业在设定企业目标后并没有做目标转化工作 。很多目标,老板是兴奋的,员工不是兴奋的,而是冷漠甚至反动的 。企业的发展目标必须深入人心 。

柳传志是把企业目标和员工目标统一起来的大师 。联想成立的时候,柳传志告诉大家,我们要达到一个目标,那就是以后去菜市场买菜的时候,不用花半天时间跟菜贩子讨价还价两三毛钱 。这个目标对于刚从体制内研究机构创业,只靠一点点工资养家糊口的员工来说,是非常现实、具体、有吸引力的 。很快,这个目标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实现了,联想员工的工资远远超过了当时系统内的研究人员 。这时,柳传志提出了第二个目标,就是让重点员工住自己的房子 。那时候住房极度紧张,对员工很有吸引力,大家自然都很努力 。当第二个目标成为现实时,柳传志为员工树立了一个新的更有吸引力的目标,成为百万富翁 。"
当时柳传志提出的三个目标,既不是企业要有多大、成为世界500强之类的宏大计划,也不是企业要实现多少利润的刻板数字,而是与员工自身利益密切相关、大家都觉得可以实现、都想实现的事情 。只有将企业的战略目标转化为与员工自身利益密切相关的员工目标,才能真正激励员工努力实现目标 。
(5)时效性 。任何目标都必须有明确的时间限制,即实现目标的时间要求 。没有时间的目标不可能是目标,因为它会变得“遥远,随波逐流”,目标会失去指引和努力的价值 。
(6)可测量 。任何目标是否实现都必须是可衡量的 。所谓可测试性,就是用数据或客观证据证明其可信、可验证、可追溯的能力 。但并不是所有的目标都必须量化 。无论是定量目标还是定性目标,只要能评估,都可以是目标 。
现在流行一种所谓的设定目标的SMART原则,我对这种SMART原则持批评态度 。我认为SMART原则不区分目标和指标,也适用于指标和其他工作项目的安排 。SMART原则不符合目标管理的基本思想和理论,忽略了目标选择和激励的重要特征,因此SMART原则不适用于目标管理 。
SMART原则认为,一个目标在可以说完成之前,应该具备以下五个特征:
特定的
可测量的
可实现的
相关的
基于时间)
我认为以上五个特征并不能体现目标的特征,将其应用到目标设定中并不合适,因为无论是指标设定还是工作安排都有这五个特征的要求 。
【目标管理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目标管理的特点】

推荐阅读